[桃園大溪] 齋明寺 齋明寺古道 20211212
齋明寺位在現在大溪員樹林地區,建立於清朝道光20年(西元1840年),寺廟已經有181年歷史,是大溪最早的寺廟。
齋明寺古道就在齋明寺旁邊,全長一公里,是以前信徒進入齋明寺的道路,最初是鵝卵石路面,日治時代西元1929年(民國18年)改鋪石板。
現在院內主祀觀音樸菩薩,還供奉華光大帝(五顯靈官大帝)、哪吒、佛教護法天神韋馱菩薩等。
大溪農民李阿甲皈依三寶(三寶即佛法僧)後,渡海到大陸普陀山受戒,後迎回觀世音菩薩來台,成為第一任住持性悅法師,並創立福份宮。
清同治12年(西元1873年),第二任住持黃普瑟改建廟宇,並遷廟宇到現在位置,改名齋明堂。
日治時代西元1937年,第五任住持江普乾居士任內,因應日本宗教整理的政策,將齋明堂申請加入禪宗流派之一日本曹洞宗,並改名為齋明寺。
西元1999年,當時第六任住持江會觀(江張仁),改革寺務,力邀法鼓山承接寺院院務,1999年聖嚴法師正式承接齋明寺第七任住持。
民國74年齋明寺被內政部指定為三級古蹟,西元2005年齋明寺開始進行修復工作。
[齋明寺]
地址:桃園市大溪區齋明街153號
電話:03 390 8575
營業時間:9:00~17:00
停車資訊:有免費的停車場
[齋明寺古道]
地址:桃園市大溪區齋明街153號
停車資訊:可停在齋明寺的停車場
下雨天午後來到齋明寺,這邊的停車場比想像中大。
門口只開半門,有管制大客車進入。因為造訪當日有法會,所以這邊的車不少。
現在的齋明寺是在聖嚴法師當住持進行改造,清水模混凝土工法,並增建禪堂及新護龍部分。
門口有個齋明寺的園區導覽圖,除了有古蹟三合院外,三合院後方有禪堂,後方有禪修林、萃靈塔、敬字亭。
至於另外一側的齋明寺古道,全長一公里,最下方可以看到古道入口山門(三門)。
入口的對聯 齋界開員樹,明燈照大千。開頭二字齋明,就是齋明寺。開員樹,應該指這附近就是大溪員樹林。
明燈照大千,大千世界就是佛教中的小千中千大千世界。表示齋明寺的佛法普照大千世界。
進去後可以看到美麗日式庭院風,有觀音像慈祥的站在庭院,園區不只是寧靜,還多了莊嚴感。
原本是日治時期升旗台,現在有常樂我淨的字在上頭。
大乘佛法重視智慧,希望以此方法達到慈悲,強調涅槃四德「常、樂、我、淨」。
離開庭院,準備要進入古蹟三合院,一樣寫著莊嚴憑法音、圓覺悟禪機。可以看到雙重庭院的部分。
進去後一樣有日式建築常見的石燈籠,左右各一座。石燈籠又稱為獻燈,晚上可以點燈,通常都是引導路徑使用。
一座石燈籠上頭寫加藤仁作,這個名字在大溪公園神社鳥居、石獅子上有出現。
加藤仁作是日本日本岐阜縣人,曾加入日本陸軍,後隨軍隊渡海來台,並在大溪當起雜貨商。
後當起今天三峽的桃園廳酒保、又當起大嵙崁酒保,因為進攻番地有功,獲得黃金及勳章賞賜。
1932年大溪神社完工,加藤仁作捐贈鳥居以及石獅子。
另外一個石燈籠寫基隆市社寮町謝財源,謝財源是從事雜貨及漁業商人,也當過保正(就是現在的村里長)。
至於正殿內的觀音菩薩,三合院內的經書以及各種器具,還有歷任住持照片,就沒有拍照。
離開齋明寺,可以沿著圍牆往齋明寺古道前進。沿途的彩色圖說記得要看,因為有整個齋明寺的介紹。
今天下過雨,整個步道其實比較溼滑,會比較容易摔倒。
整個步道其實算是很平緩,不過寬度不寬,整個步道也幾乎在樹蔭下。
步道可以遠眺遠方的建案,不知道是不是遠雄大溪地建案?
終於快到步道另外一端,另外一端是小路,如果從國道三號到大溪,不想經過大下坡,倒是可以走這條小路,續行武嶺橋到大溪市區。
看到齋明寺古道山門的背面,至於山門又稱為三門,根據教育部辭典解釋,山門是寺院的大門。
有人說山門常建築在山林間,又有人三門是佛家說的說信心門、智慧門、慈悲門。
離開齋明寺古道,下方有個很像寺廟的建築,查了一下才發現是蘇氏祠堂。
心得
齋明寺非常好停車,來到這邊包含走齋明寺古道,可以停留約一小時。
齋明寺內整個清幽靜謐,很莊嚴,感覺內心很平靜。在大殿中祈求觀音菩薩,願自己及身邊的人能平安順利。
走在齋明寺古道上,想像自己是以前要來齋明寺的信眾,必須要走過一公里階梯,才可以由下到上到達齋明寺。
這次造訪剛好有法會,所以三合院後方的禪院,以及部分地區,怕打擾大家,所以就沒參觀,有機會再來齋明寺走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