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新竹五峰] 張學良故居、三毛故居 20250125
張學良故居位在新竹五峰鄉桃山村,是張學良來台第一個幽禁的地方,長達十餘年。
西安事變發生在西安事變(1936年12月12日),當時中國困境是,國共內戰,日本侵略中國。
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於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人炸死後,猜想少帥張學良對日本人恨之入骨。
西安事變前,張學良與楊虎城不滿蔣介石「先安內後攘外」,希望聯共抗日。
張、楊在西安發動兵變,扣押蔣介石,要求停止內戰、一致抗日。楊主張殺死蔣中正,張主張釋放蔣中正。
經多方斡旋,蔣介石獲釋,張學良被囚禁,國共合作抗日,促成全面抗戰。
現在的張學良故居就是張學良與其秘書趙一荻的幽禁之處,從1947年到1958年都在五峰清泉。
趙一荻的父親是當過交通部次長、以及參議院議員的趙慶華,對於當時已有元配的張學良,反對女兒跟張學良在一起。
張學良的元配是于鳳至,她的父親是富商,與張學良的婚約是其父母親在11歲就訂下與張學良的婚約,于鳳至比張學良大四歲。
1916年張學良與于鳳至結婚,婚後住在大帥府,據說張作霖也對這個兒媳婦讚譽有加,知書達禮。
1928年趙一荻與張學良相識,1929年趙一荻也來到瀋陽,于鳳至對其非常反對,趙一荻以其沒有退路,跪求于鳳至。
後約定趙四小姐對外沒有夫人名份。對外國人稱是你的秘書;對中國人稱為侍從。
因為于鳳至一人得打理少帥府,後發現趙一荻也體貼聰明,兩人於是放下隔閡,感情也比較好。
1930年張學良與趙一荻的私生子張閭琳出生,後張閭琳隱藏身分,被送往美國,由張學良父親的好友伊雅格及埃娜收養。
至於五峰清泉另外一個有名的故居,就是三毛故居。三毛本名本名陳懋平,筆名三毛。
三毛出生在重慶,父親是律師,對日抗戰勝利後遷到南京,又隨國民政府來台,後考上一女中。
國中時候,陳平是個偏科生,國文優秀但數學極差。1955年國二時,因小考背誦課本習題獲滿分,被數學老師懷疑作弊,當眾羞辱,導致心理創傷並經常逃學。
1956年一度復學,但最終退學。後轉到台北美國學校,學了插花、鋼琴、國畫,後父親教導她學習古文觀止,讀英文小說,但三毛因此得到憂鬱症。
文學啟蒙與初試啼聲受到顧福生影響,接觸《筆匯》《現代文學》等刊物。
1962年,以筆名「陳平」發表處女作《惑》,受白先勇賞識,開始投稿雜誌。
三毛的感情之路一直都不是很順遂,在她在中國文化學院時,三毛與才子梁光明交往,因為留學問題分手。
後三毛曾一度答應畫家鄧國川的求婚,卻在婚禮前發現對方已有妻室,讓她遭受巨大心理衝擊。
曾與一位年長的德國教師相戀,並決定結婚,但未婚夫卻在訂婚當天因心臟病突發猝死,讓三毛吞了很多安眠藥。
而生命中的荷西,曾經在過去相遇,後來多年後又碰面,與西班牙丈夫荷西結婚後,她一度過上安定的婚姻生活。
然而,1979年荷西因潛水意外去世,這成為壓垮三毛的最沉重打擊。她親手挖掘荷西的墳墓,甚至想隨他而去,但因父母陪伴才暫時撐了下來。
在20110409,也就是十二多年前,曾經參觀過張學良故居,但是其實那只是暫時的地方。
民國48年,張少帥遷離清泉部落,定居於台北新北投。至民國52年夏,他昔日於部落的住所不幸遭受葛樂禮颱風侵襲,最終被洪水沖毀,僅剩一片廢墟。
為了緬懷這段歷史,新竹縣政府與鄉公所在民國97年12月,於張少帥舊居原址興建「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」紀念公園。
民國103年(西元2014年),在原址重建張學良故居,並與原住民族館整合命名為「張學良文化園區」。
張學良來台第一的幽禁之地,就是五峰的清泉,在這邊張學良與趙一荻度過將近12年的時光。
因為這邊沒有足夠物資,所以很多事情得自己打理,包括種菜等。
張學良一生遷徙過很多地方,在台灣第一個地方就是新竹五峰清泉,後轉往高雄,之後因為生病原因,被幽禁在北投。
故居內的蠟像,清楚復刻張學良與趙一荻的生活,幽禁的歲月並不自由,身邊還有人監視,隨時與蔣中正回報張學良的狀況。
張學良身邊有位劉乙光將軍,負責在張學良身邊,美其名照顧張學良起居,其實就是監視並回報張學良的一舉一動給蔣中正。
這邊講述張學良身邊的兩個女人,一個是從小就被訂下的婚事的于鳳至,以及後來趙四小姐趙一荻。
張學良與趙一荻有一個兒子,後來怕身分曝光,於是送往美國給友人收養。
因為張學良受洗為基督徒,據說在蔣中正的逼和下,最後張學良與于鳳至離婚,下面就是于鳳至寫給趙一荻的書信。
其實這封信很長,超過1250字,目前張學良故居展示的,只是其中的後面一小段,大約300字左右。
荻妹,回首逝去的歲月,漢卿對於我的敬重,對我的真情都是難以忘懷的。其實,在舊中國,依照漢卿當時的地位,
三妻四妾也不足為怪(以先帥為例,他就是一妻五妾)。可是,漢卿到底是品格高尚的人,他為了尊重我,始終不肯給你以應得的名義
……閭琳和鵬飛帶回了漢卿的信,他在信中談及受洗時不能同時有兩個妻子。
我聽後十分理解。事實上,經過二十多年的患難生活,你早已成為了漢卿最真摯的知己和伴侶了,我對你的忠貞表示敬佩!……
現在我正式提出:為了尊重你和漢卿多年的患難深情,我同意與張學良解除婚姻,並且真誠地祝你們知己締盟,偕老百年!
特此專復,順祝均安
姊:于鳳至
漫步在張學良故居中,對張學良的印象停留在過去高中歷史,還有西安事變,也認識了趙一荻。
在張學良故居外面,有露天的溫泉泡腳池,不少人在這邊悠閒的享受泡腳時光。
晚年寫道:「不怕死,不愛錢,丈夫絕不受人憐,頂天立地男兒漢,磊落光明度餘年。」
離開張學良故居,繼續前往三毛故居,但是對於三毛故居的印象,還是不太深。
跟著指標走,這邊的環境很幽靜,有很少人來這邊參觀,可能五峰清泉就是遠離城市的地方。
參觀三毛故居要20元清潔費,因為三毛過去的故居,其實也是三毛在清泉這邊紅磚瓦房。
十幾年前參觀過三毛故居,也好像只到門口,也沒進去參觀,十幾年後舊地重遊,決定去探訪。
在戶外的座位上,可以輕鬆遠眺周圍的景色,視野開闊,一覽無遺。微風輕拂,讓人感受到一種愜意而自在的氛圍。
坐在這裡,不僅能細細品味四周的風景變化,還能享受片刻的寧靜與悠閒,彷彿時間也隨之慢了下來。
文章最前面其實已經敘述過三毛的生平,三毛其實本名陳懋平,但對於自己的懋,不是很滿意,就自己改成陳平。
牆上的圖,清楚快速展示了三毛的一生,可以看到三毛籍貫在浙江,後跟著國民政府來台,曾經到文化大學求學,休學後到達西班牙。
三毛出生在重慶,1948年跟著父親來台,五歲半就在看紅樓夢。
三毛高中讀的是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中,就是現在的北一女。
三毛的感情生活一直不是很順遂,曾經要跟一個德裔男子結婚,沒想到婚禮前一天,男子心臟病過世
三毛與荷西相遇,可以推到1967年,三毛當時認識還在高三的荷西,後來六年後又重逢,
1972年,陳平因感情和婚姻受挫,再次來到西班牙,巧遇六年前認識的西班牙人荷西。當年的高中生,如今已大學畢業、服完兵役,還拿到潛水師執照。
荷西原本計畫和朋友搭帆船去地中海潛水,並邀請陳平擔任廚師同行,但陳平對撒哈拉沙漠更感興趣,最後選擇前往那裡。而荷西也沒有去航海,反而在西屬撒哈拉的磷礦廠找到工作。
1974年,兩人在撒哈拉小鎮阿尤恩結婚,正式展開沙漠生活。荷西特地送給陳平一副自己在沙漠中找到的駱駝頭骨作為結婚禮物,這份獨特的心意讓陳平十分珍惜,並一直保存著。
1979年荷西在捕魚時發生意外,又或是潛水發生意外,三毛的人生又再次被打擊。
1991年1月4日,三毛在台北榮總住院治療子宮內膜增生症期間,被發現以絲襪自縊身亡,享年47歲。
雖然她的死因被判定為自殺,但外界對其真正的動機仍有諸多猜測,可能是長期憂鬱症、失落感及對人生絕望所導致。
1981年11月,《聯合報》贊助三毛前往中南美洲旅行,撰寫《萬水千山走遍》。
出發前,她探訪桃山清泉的丁神父,並答應幫他翻譯《清泉故事》。
1984年初,三毛再訪清泉,對當地景色與泰雅族人深感眷戀,甚至「與清泉戀愛」。
她在河畔找到一棟荒廢的紅磚屋,視其為夢想之家,興奮地規劃整修。幾週後,年輕人依她的藍圖修復此屋,她先取名「安靜之家」,後改為「三毛的家」。
這棟屋雖平凡,卻因三毛的故事而充滿靈魂,如古詩所云:「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;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」
原來熟悉好聽的橄欖樹,就是三毛寫的詞,不要問我從哪裡來,我的故鄉在遠方。
牆壁上展示很多三毛過去的照片,上面的話很棒,三毛不屬於漂亮的女人,但是她很動人。
這邊珍藏一些三毛的書,似乎幾乎都沒有看過,但其實三毛很有名。
三毛語錄在牆上,細細品嘗也感覺很有道理,我們不小看自己的卑微,即使一生平平常常,如果行事光明磊落,就算得一個君子了。
不要因為自己身份卑微或生活平凡就看輕自己。即使一生過得普通,只要做事坦蕩正直,秉持誠信與善良,就能稱為真正的君子。
強調的是 品格比地位更重要,無論背景如何,只要行事正直,仍能擁有高貴的品格與尊嚴。
離開三毛故居,附近有清泉一號吊橋,可以到達另外一頭,吊橋視野很好,不過稍微有點搖晃。
心得
十幾年後再次來到五峰清泉,原來十幾年前參觀的張學良故居,只是當時暫時的,原來現在的位置才是少帥被幽禁的位置。
寫了這邊文章,才清楚知道張學良與趙一荻的過往,還有偉大的于鳳至之間的愛情。
三毛的一生也很特別,細細品嘗三毛的經歷,覺得三毛真的很夢幻,腦海裡還是那一句話,三毛不是漂亮的女生,但她很動人。
或許最動人就是她的飄泊人生,還有人生的特別經歷,其中荷西的相遇與結婚,倒也是很夢幻的一部份。